close

 五線譜的認識、豆芽菜、為什麼看譜很吃力?

  『老師,請問我的四歲孩子上了半年的音樂班,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會看譜?』、『老師,我鄰居的四歲孩子,在XX上音樂班,才一個月就開始看譜了,為什麼再你的音樂班已經三個月了還不會看譜?』、『曉琪再別的地方已經學了一年的鋼琴,為什麼看譜還是非常吃力?並且常常弄錯?』我讀的是師範大學,『音樂教材教法』裡不曾與我門討論五線譜細部教學的問題,但是畢業後,卻每天面對這樣的問題!

  畢業後教過國中,學生百分之九十不會看譜;教過高中,學生是來自中部五縣市的優等生,智力自不在話下,但經過每年開學第一堂課的統計,學生有一半不會看譜!朋友群中、學生家長中、年紀超過三十歲以上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告訴你:豆芽菜我看不懂!

  豆芽菜,我看不懂!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的社會許多的『音符盲』!小學、中學不會看譜,之後沒有音樂課就更不可能學會。但是當這些人當了父母後,卻又急著希望孩子最好再四、五歲就要會看譜,挺矛盾的事,只是許多卻不自知!

  這值得我們來探討一些現象:

  1.坊間許多音樂班,將視譜(認識五線譜的音符)這種認知活動,設定從四歲開始教學,適合嗎?

  2.是否有人會有『視譜障礙』?心理上的及生理上的。為什麼『五線譜』比幾何、代數簡單千百倍,卻可以令許多人投降?

  3.若沒有生理上的『視譜障礙』,是否音樂教師需要改變教授五線譜的方式?是否教法不當,才造成如此大量的人有視譜的『心理障礙』。

  4.不論私設的音樂補習班,或學校的音樂課,前者為求立竿見影,提早並增加份量地將認識音符的活動加入課程,後者卻又因為班級人數過多,無法找到合適的方法教學,只有大致帶過。這樣過與不及,都是造成許多『音符盲』的原因! 到底五線譜

  
A.應該如何教,才會又有趣又有效?
  B.如果開始教,進度該有多快?
  C.應該幾歲開始教?
  D.在整個音樂課程哩,它佔的比重該有多少?

  首先我們來看視譜活動時,所牽動的神經系統有哪些?

  1.一般的視覺
  視覺是否正常、或有輕微的障礙,足以影響最基本的判斷力,造成遺漏、模糊、計算錯誤等現象。

  2.傳送視覺至大腦的『感覺通路』是否通暢?
  視覺即使正常,通路若有障礙,大腦無法了解經由視覺傳來的正確訊息,便無法正確判斷。

  3.手眼協調能力
  當教師要學生找出『第三線的音符』時,眼睛傳令『第三線』給大腦,大腦傳令給手指,執行『畫音符』或『指出音符』的動作,若手眼不協調,這種動作便無法正確完成。

  4.形狀與平面的視知覺
  線音與間音在形狀上的異同,必須有歸類的能力,並須能辨認再同一平面的線間音彼此間的位置關係。

  5.方位感
  音符列印在書上,『第一線是在第二線的下一線』、『第二間是在第四間的下兩格』、『第二個音符是在第一個音符的右邊』,需要了解人與音符及音符與音符之間的上下、左右的位置關係。

  必須這些系統都已建立,並能正常的運作,加上良好的引導,『視譜』才是簡單又輕鬆的工作。

  全方位的五線譜

  因此,經過多年針對各年齡的學生及自己稚齡的女兒做實驗的結果,發覺:

  
1大致上女孩子在五足歲,男孩子在五足歲半以上是神經系統才發展至『尚可運轉』的階段。

  2.將『尚可運轉』的視神經系統,加以有趣並類化的教學方式,便可強化及效果。

  3.若是以上的系統尚未運轉或仍相當薄弱,便開始教學,非但沒有效果,且容易造成幼兒對自己失去信心,若再有外在的壓力,極容易早成心情的慌亂,進而影響視覺,造成混亂感,對日後的影響甚巨,甚至造成拒絕學習。

  4.在『四歲幼兒音樂課程』裡,最好設定:能看懂譜須經一年之久的學習,換句話說,最基本的Do、Re、Mi、Fa、So、La、Si雖然只有七個音符,但對於幼兒因所牽涉的能力,由前述可知其複雜性,便須經由多種學習方式,及足夠的暖身活動,慢速的進行累進的認知,基礎穩固後,要培養快速看譜,就易如反掌。

  5.小學二年級以後乃至中學生,視譜活動因年齡的關係,較少受到前述因素影響,而教師教學時所用的方式,是影響他們學習效果的最大原因,不可不慎!

  6.小學二年級以上的學生乃至成人,若沒有前述的障礙,以適當的方式引導,兩、三小時便能建立正確且快速的視譜方法。

  五線譜,中間貫穿著忽上忽下、忽線忽間、忽快忽慢的音符,需要同時動用:思考力、判斷力、推理力、數字概念、空間概念、時間概念、方位概念。

  五線譜,『五條線』只是最基本的,其後再加上低音部,上加線、下加線,攏攏總總大譜表二十條線絕對少不了。看完之後,你覺得它是困難還是容易呢?

 

參考資料:出自音樂百寶箱 - 給父母的尋寶圖

文章引用:http://www.maijai.com.tw/article_20120706_276.asp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