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溝通管理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些話實在很難說出口,彷彿要有十足「被討厭的勇氣」,才讓人願意吐實。這種情況包含:爭取自己的權益、表達不中聽的反對意見,以及提出大膽的要求。當你必須說出難聽話,要怎麼同時討人喜歡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哥林斯基(Adam Galinsky)提出許多在職場和生活中打滾時,可能遇到的難題。

比方說,老闆犯錯時,該糾正他嗎、如何糾正?當你的朋友開了一個冒犯別人的玩笑,該怎麼告訴他不該這麼做?或者是,當另一半給你深深的不安全感,怎麼樣與他溝通最好? 勇敢說出在別人耳裡不中聽的話,實在是門學問。 有時候,我們在不該開口的時,做出不恰當的反應。哥林斯基回憶10年前,他傷害了自己的雙胞胎弟弟。 哥林斯基的弟弟是紀錄片導演,在一次難得的機會中,他拿到了一家片商提供的工作機會。弟弟興奮極了,真心想要這份工作。但自認談判專家的哥林斯基,堅持要據理力爭,好好地擬定工作條件和待遇,於是就幫弟弟整理出了一份「完美」的合約。但這樣做卻整個惹惱了這家片商,最後也撤回了原來的工作機會。

文章標籤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1331_493183887422601_1467968367_n  

生活總會給你答案

一個旅行者,

在一條大河旁看到了一位婆婆,

正在為渡水而發愁。

 

已經精疲力竭的他,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315_287889261352420_1160092145_n  

餿水油、情殺事件之後,大家都在問:「台灣的品格教育怎麼了?」道德觀念、人格養成和情緒管理等,這些無法用數字和分數所量化的教育,往往不小心在成長過程裡被忽略,讓小孩長大後,不知道如何面對世界、如何處理情緒,以至於容易埋下社會問題的未爆彈。

但事實上,有些學校已開始重視品格教育。像是桃園縣陽明高中的校長游文聰,八年前就開始捲起袖子,帶領學生一起洗廁所,他用陳之藩的名言「做卑微的工作,樹高傲的自尊」,勉勵大家克服內心恐懼,不僅讓學生學著尊重社會上每個工作,也培養體諒和謙卑之心。

另外,包含台北商業大學、高雄餐旅大學、台灣觀光學院、開平餐飲等學校,日前簽署「商業道德與品格教育宣言」,將把品格教育落實在餐飲教學中。北商大也設有品格領導教育課程,道德觀念一一融入會計、餐飲等科目中。

學校教育動起來,不過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相信,人的基本個性在六歲左右就已經建立,爾後一生的改變不大。因此,學齡前的家庭教育仍是養成孩子品格的關鍵,那麼家長該如何做?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和自制?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7925_197116070427403_845786489_n  

 

我們生活周遭及新聞整天播放大大小小的糾紛,雙方各說各話的場面。溝通真的這麼困難,還是我們其實不懂得溝通?

學校來不及學的事

的確,以前在台灣就讀研究型大學/研究所,幾年的學習過程裡,大多數都是書面資料的個人報告,少數上台報告是唯一可以練習發言與群眾溝通的機會。在荷蘭技職類學校讀書則是相當不同的體驗,幾乎每堂課的作業都是小組工作,從 3 人小組到接近 10 人的團體都有,上課時間不多,每周倒是有許多時間是排定團體討論進行作業,需要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組員們合作、討論、爭辯,短短幾個月時間裡,需要發表自己意見的次數甚至超過我在台灣小學到研究所畢業的十多年。當我進入職場,尤其是頻繁與人接觸的銷售工作,與其他荷蘭籍同事或同業相比,我更是自覺自己在溝通與表達意見方面的不足,因此有近兩年時間需要大量閱讀有關溝通、說話技巧、心理學、行為與決策這類書籍。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7059_335606123231582_1524533008_n    

 

面對經濟寒冬,企業為了逆勢求生,莫不忙著調整組織,背水一戰。

因此,職場的角色,都遭逢「不能不變」的空前壓力。

除了帶兵打仗的中高階主管,對鬥志與應變能力的要求,更甚以往,位居第一線的業務員,當然更得想盡辦法衝鋒陷陣,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甚至,連後勤的會計人員,都不再只埋首帳款、單據,關鍵時刻還得跳上火線,給予前線最迅速的支援。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9579_134096393417015_28699394_n    

講求團隊合作的時代,任何工作都必須和不同人來回溝通與協調,因此,說服力變得極為重要。不妨參考《企業》(Inc.)雜誌歸納出的7大原則。

 

1.成功的說服者,清楚自己的目的愈是死纏爛打、強勢爭辯,反而會有反效果。真正具有說服力的人,反而懂得如何巧妙善用自己的權力,少爭辯或要求,避免激起對方的防衛心,才能成功讓對方點頭。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3989_243579385781071_1335850449_n  

 

上個月我到台中上課,午休時間燕子藉故找我一起吃便當。燕子畢業後待過三家大型金控,我跟她曾經短暫同事過,她剛從分行主管晉升區域督導,前途一片大好。

便當快吃完時,燕子終於開口問我:「憲哥,如果部屬跟你反應,有它區同事跨區踩線,而該同事又是你前老闆底下的員工,你該怎麼辦?」

接下來的十分鐘,我就耐心的聽完她對這案例的背景描述。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8697_406101032757937_716624838_n  

要婉拒自己不想或無法做到的事,有6種不傷和氣的溝通技巧。

看場合說「不」

私下拒絕往往比當眾拒絕好,旁人的存在會加深殺傷力。如果實在無法避開其他人,最好事後馬上找時機再與對方說明。

表現友好,先肯定再拒絕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2245_409822999052407_761323823_n  

在服務業工作,每天都要講很多話,但很多人講錯話,連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別人不會直接告訴他;連帶地,他也在不自覺的狀況下,一而再、再而三講錯,這對自己的專業跟形象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最近有個真實經驗,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前陣子我們邀請了一個公家單位來參加活動,其中有位年輕專員,我跟她打招呼時,她這樣向我介紹她的同事:「這位是王小姐,負責媒體聯繫,以後你們有事情就直接找她,她是窗口。」

「交代我」的語氣,當場讓我傻住,因為她的年齡比我小,公司業務也不是由我聯繫,頓時,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看她並不像個性傲慢的人,好奇之下,就默默在旁觀察。後來我發現,她對每個人都用同樣的方式介紹,千篇一律。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2878_10151152779401428_1424114159_n  

在透過甄選入學管道錄取的大學新生人數,首次凌駕考試入學的年份,《Cheers》雜誌推出累積多年採訪的《大學甄選錄取指南》,集結眾多大學教授、高中輔導教師、上榜學長姊,甚至是順利陪伴孩子完成甄選的過來人家長珍貴經驗,可說是集菁華於大成。

隨著我們一年年深入高中與大學校園,報導甄選最新趨勢,編輯部的同事周遭也逐漸被捲入這一場「家長大作戰」:有人被急call為朋友小孩檢視審查資料,或被要求扮演模擬面試考官;有人是自家小孩面臨甄選和指考的選擇,和父母的意見或觀察時常相左,雙方都花了不少心力細細溝通。

在這些直接、間接的參與過程裡,我們和大多數的學生、老師、家長一樣,產生了疑問:

甄選,到底能帶給台灣教育什麼正面的轉變?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3202_511765118870568_1190412943_n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巴菲特接受訪問:「你已經這麼有錢了,對你而言,人生還有什麼意思?你覺得什麼才叫成功? 」這個問題很直接,因為他已經賺很多錢,再多的錢對他可能都沒有意義。

他說:「就我來說,能夠被人喜歡,而且也喜歡別人才叫成功。 」我想,這大概才是他最想追求的吧。

我們的人際關係有很多種,有家庭的(夫妻與親子關係)、有職場的(同事及部屬主管)、有對外的(跟顧客的來往及社團活動)。每一種關係如果能經營得很好,對我們的助益會很大,也讓我們感到幸福快樂。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7199_268920663171308_269998145_n   

 

批評別人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你擔心話沒說清楚,對方不知道錯在哪裡;你又害怕話講得太白,傷到對方自尊心,引發反彈。

 

不過,如果被批評的人是你,那感覺恐怕更不好受了。你可能會沮喪、憤怒,試圖反駁,甚至想要報復。不用這樣,這時候的你,可以試試底下5個方法: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2681_300523790073149_491312308_n  

 

幫助青少年建立自信與自尊,讓他覺得自己很不錯,是父母送給孩子受用一生的最佳護照。研究顯示,擁有高自信、自尊的孩子,無論在生活、人際或學習上,自我滿意度都比較高。

 

相信自己有能力、所做的判斷和決策是對的,這就是「自信」。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405_157120687764288_1775126600_n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 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07_282531825221497_46363475_n.jpg  

 

 大約 30 年前當時任職於光啟社的黑幼龍,為了節目宣傳,常上電視,也常跟媒體記者碰面,接受採訪。這天,光啟社工作人員席開兩桌,邀請媒體記者們共進午餐,在場的除了記者朋友,還有丁松筠神父、電視台的製作人、導播和演員等。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95584_214063085403381_281866235_n   

 

Lesson1:面試沒做好功課 

面試時功課沒做足,是求職者的第一大忌。摩斯漢堡(MOS BURGER)副總經理林興郎說,不少人在面試時,準備的個人資料如履歷、自傳僅寥寥數語,有的甚至一張紙就打發過去。儘管嘴巴侃侃而談,林興郎仍強烈懷疑他對這份工作的企圖心。

另一種情況,是對公司完全不了解、業務範疇一問三不知,殊不知這些資訊,都可以在公司網站上輕易找到。林興郎說,這樣的應徵者,他一定不予錄取。「面試不做功課,會反映在未來的工作態度上——連面試都不認真準備,企業主要如何放心將這份工作託付給你?」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6729_282531655221514_1967234785_n.jpg  

談到有效的管教,父母腦海裡浮現的可能是「到底用什麼方法可以立即讓孩子聽我的話,讓孩子乖乖去做。」當孩子能夠立即順從,似乎就是管教成功。事實上,管教並非一蹴可幾,而是一個長期的、幫助孩子可以信任父母的歷程,因為信任,所以孩子對於父母給予的建議,願意順服。

小孩之所以願意聽從父母的建議,有兩個理由:一是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建立出對父母的信任感。他知道父母給他的建議確實是經過考量,而且是他目前經驗所不能及。二是當孩子願意順服父母的意見,當中帶著理解,他知道父母為什麼要他這麼做,而且他有責任也應該這麼做。

在這兩個前提下,有效的管教是一個必須長期努力才能達到的結果。透過一定程度的行為獎懲,也許暫時可以讓孩子立即聽從,卻不見得能夠內化成為長期的管教成效。要達成管教的長期效益,父母可以朝兩個方向努力:認知上給予規則的教導、情感上給予體驗。

只有認知的規則教導,沒有情感經驗的涉入,道理都懂,但行為上做不到,因為認知和行為之間存在落差。就像父母這一代的公民與道德學了一大堆,即使考了一百分,也不代表不說謊、不犯罪。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7470_282531705221509_2028742767_n.jpg  

該如何說好話,用對方法溝通?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提供以下5點實用建議:

1.有建設性的傾聽:當然,多數人都已經知道傾聽的重要。但是,關鍵在於有雙向互動、有建設性的,而非被動的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應該適時提出一些回應,例如表示自己的贊同;或是提出疑問,要求對方再說明詳細些;或是重新詮釋對方的話,確認自己是否理解正確。不要對方一直說,你只是點頭,這樣的傾聽缺乏互動,也讓人感受不到誠意。

2.時常提到對方的名字:卡內基曾說過,一個人的名字是言語當中最甜美、最重要的聲音。在對話中,時常提到對方的名字,會讓對方產生好感。但更重要的是,日後再碰面時,你若能記得對方的名字,那麼他對你的好感度必定又會大增。

3.讓對方盡情談論自己:多數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慾望,總愛和別人談論自己,。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的研究也証實,人們在談論自己時,大腦內化學物質會產生變化,產生正向感受,就如同得到金錢的報酬感一樣。因此,多給對方機會,讓他暢所欲言的談論自己。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80_10151565789953582_532836065_n.jpg  

蔡康永:「做自己」跟「沒禮貌」常常是一線之間

  • 作者:吳永佳
  • 從文藝青年跨足藝能界,蔡康永左手玩藝文,右手搞娛樂。以前他主持《真情指數》、《今天不讀書》,總能將受訪人的內心世界牽引出來,或將嚴肅知識談得有趣;這幾年《康熙來了》中,他犀利直率、諧而不謔的風格更蔚為風潮。

蔡康永的人氣,從他為新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宣傳所辦的校園演說可見一斑。幾個小時前就有人排隊,為了讓人潮進場,演講足足延遲了半小時以上,連講台上也席地而坐、擠滿了「搖滾區」的聽眾。

這些學生,都渴望學習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3262_563392347038652_1839392504_n.jpg  

不同於一般的社交場合,在正式商業場合,必須考量到更多的禮儀和細節,以免因小失大,不小心的疏忽導致嚴重的損失。


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列出了必須注意的商場禮節,以下摘錄其中10種較常被忽略的禮節。

(廖娟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